在不少人的印象里,餐飲新聞很“軟”,很難出“硬新聞”。不是談美食就是拍美圖拍視頻,與其說是一條新聞,更像是一則“廣告軟文”,新聞重要性不強,也就很難獲得流量,成為爆款。此外,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大量的自媒體拍攝的探店視頻,視頻中的菜品活色生香,令人垂涎欲滴,比傳統(tǒng)媒體的餐飲新聞更容易獲得流量,引發(fā)關注。在傳統(tǒng)媒體做一條爆款餐飲新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餐飲新聞如何成為爆款,身邊的新聞如何實現(xiàn)全網推送?這是許多新聞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筆者以極目新聞近期的兩條千萬級流量新聞為例,剖析消息、通訊、視頻新聞的傳播規(guī)律,揭秘餐飲新聞的流量密碼。聞與熱點結合引央媒轉載
2021年12月以來,西安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尤其是西安封城消息一出,讓曾經遭受同樣困難的武漢人民更加揪心。12月26日,極目新聞編委會敏銳地捕捉到,西安封城這個節(jié)骨眼上,如果有武漢援助西安的新聞出來,一定會成為熱點。
編委會立即通知各部門聯(lián)系戰(zhàn)線上是否有類似新聞線索。記者聯(lián)系到武漢餐飲業(yè)協(xié)會,詢問是否有餐飲企業(yè)對西安馳援。武漢餐飲業(yè)協(xié)會會長原本并未意識到這可能是個熱點,經記者提醒后,協(xié)會迅速籌集資金,用13萬元資金購買了200箱12800份熱干面和30萬只口罩。
12月27日下午,記者趕到武漢市漢南區(qū)大漢口熱干面公司總部,拍攝了貨車出發(fā)前的場景,采寫了相關新聞。
當日,微博編輯選用了這篇稿件的圖文視頻發(fā)布微博,并建了話題,話題閱讀量很快沖到5049萬,并登上了微博熱搜成為爆款新聞。
此外,值班總編與編輯將這篇稿件與另外兩篇馳援稿件整合打磨成一篇微信稿。這篇《biang biang面加油!熱干面兄弟來了!》稿件經極目新聞微信頭條發(fā)布后,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三大央媒微信頭條集體轉發(fā),總共被全國近30家媒體轉發(fā),省委宣傳部部長專門就此正能量報道點贊。
為什么只有這篇新聞成為爆款?
武漢餐飲業(yè)協(xié)會會長介紹,去年疫情期間,西安醫(yī)護人員曾經馳援武漢。當時,在武漢抗疫前線的西安醫(yī)護人員吃不慣湖北菜。武漢餐飲業(yè)協(xié)會馬上聯(lián)系了陜西省餐飲商會,陜西餐飲商會向武漢捐贈了食材并派出了當?shù)貜N師,只為援鄂醫(yī)護人員吃上一口家鄉(xiāng)菜。
這段背后的故事拔高這則馳援新聞的立意。全國都在馳援西安,但是武漢馳援西安,不僅體現(xiàn)了武漢人民對兄弟省市的關心,更體現(xiàn)了武漢人民的感恩之心。
視頻新聞傳播效果遠勝圖文
如果說上一條爆款新聞,是在西安疫情這種特殊情況下誕生的,還具備一定的偶然性。那么下面說的這條新聞,可謂是做到了“一魚多吃”,將報道的影響力擴大到“極致”,從而產生的一條爆款。
12月的一天,新聞線索群里傳來一條線索,一個小伙在夜市擺攤賣煎餅,兩年買房買車。記者意識到這條線索極具新聞價值,當天晚上就趕到了位于光谷的曙光星城夜市。
到達夜市后,夜市密密麻麻擺滿了四五十個攤位,光賣煎餅卷餅的就有三四家。記者挨個詢問,終于在夜市中后部找到了這位煎餅小哥杜林嶧。
記者詳細采訪了杜林嶧的辭職創(chuàng)業(yè)、拜師學藝以及下步計劃,采訪了多位顧客和粉絲,并拍攝了圖片和視頻。同一條新聞,通訊、圖片和視頻可謂是“一魚多吃”。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通訊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由于新聞素材比較好,記者從老板創(chuàng)業(yè)角度、顧客消費角度采寫了一篇兩千多字的新聞通訊。通訊報道主要從老板對口感的精益求精,顧客不怕路途遙遠前來打卡等細節(jié),展現(xiàn)這位創(chuàng)業(yè)人物的獨到之處。
此外,抖音視頻編輯還將記者采訪傳回來的視頻素材,剪輯制作了一條視頻新聞發(fā)布在極目新聞官方抖音上。迅速登上同城榜TOP4,獲得4924萬播放和37.1萬點贊。第二天,杜林嶧發(fā)布了一個回應視頻,再度登上同城榜TOP8,熱度為886.4萬。在報道發(fā)布后的兩周內,陸陸續(xù)續(xù)還有多位讀者打來熱線電話,想聯(lián)系煎餅哥拜師學藝。
視頻新聞上拍攝出了煎餅的制作過程,果蔬汁調出五彩面糊,在鐵板上畫出圖案,顏值較高。有網友評論稱,“把煎餅做成了我吃不起的樣子”,可見視頻新聞比較有沖擊力。
值得一提的是,抖音發(fā)布當日登上同城榜TOP4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日還有一條極具價值的重要新聞:順豐小哥火場救人,悄然離開前被居民扯下口罩稱“要看清英雄的臉”。
這篇新聞為何會成為爆款?筆者總結了如下原因。一是前銀行職員辭職擺攤,這樣的案例還比較少見,吸引讀者往下了解;二是買房買車這一成績比較吸引人。很多人會覺得夜市擺攤與買房買車反差較大,如何實現(xiàn)的人生目標?受訪對象一定有過人之處;三是煎餅哥為追求口感,試驗近三千張面皮,餡料也調試了五六十次。這一細節(jié)讓人感受到這位創(chuàng)業(yè)人物追求卓越與極致的拼搏精神,令人欽佩。
綜上所述,諸多因素導致了一條爆款新聞的誕生。從傳播效果上看,視頻新聞兩日之內的傳播效果遠勝圖文新聞,而在后期傳播中,極大地提升了傳播效果。由此可見,餐飲新聞要想出彩,還是離不開視頻表達。
一份愛心餐引發(fā)的熱點報道
四、報道描寫細膩,數(shù)據精確詳實
經濟導向固然吸引人,但是將餐飲與公益相結合,也能碰撞出不錯的熱點新聞,下面這條餐飲新聞就印證了這一點。
2021年1月,記者在抖音上偶然看到了一條線索:武漢有一位餐飲老板,在餐館門口掛出了一塊招牌,表示可以為生活困難的人免費提供愛心餐。
記者順著抖音上的定位找到了這家餐館,找到了老板侯明清進行采訪。采訪中了解到,當時只送出了20份愛心套餐,并不是每天都有困難群眾來吃飯。
當日采訪老板的時間是中午,客流量并不大,碰上一位正好點了“愛心套餐”的客人就更難了。當天晚上,記者再次來到這家餐館,蹲守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在晚上8點多等到了一位點了“愛心套餐”的客人。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位客人是附近工地上的農民工,由于工錢都是年底結算,所以手頭上并沒有余錢??吹胶蠲髑鍜斐龅?ldquo;免費吃飯”的招牌后就進店想試試,沒想到真的不要錢。這位客人吃完后走到侯明清面前感謝他,記者抓拍下了這一鏡頭。為了保護客人隱私,事后為照片打上了馬賽克。
這篇《武漢一餐館供應愛心餐2個多月》的新聞雖然沒有獲得千萬級流量,但是也算是一篇熱點新聞。稿件發(fā)布后,有多位讀者聯(lián)系到記者,想聯(lián)合侯明清捐助愛心餐。有多位網友評論,想要給老板捐款或者前往餐館就餐照顧生意。
此外,稿件經極目新聞官方微信發(fā)布后,還被人民日報微信頭條轉發(fā),并獲得10萬+。此外,還有多家媒體跟進采訪或轉載,擴大了極目新聞報道的影響力。
這篇餐飲新聞為何能成為熱點,并被人民日報轉發(fā)?與報道滿滿的正能量有關。正如網友所說,凡人善舉更令人感動,商家行善的時候還注重維護被幫扶者的尊嚴,殊為不易。
怎樣的餐飲新聞能抓住受眾內心
從影響力、流量等多方位考量,上述幾篇餐飲新聞都獲得了不俗的成績。筆者總結了以下幾條傳播規(guī)律,揭秘餐飲新聞的流量密碼。
1.借短視頻東風融合報道
怎樣既挖掘新聞價值,又成功引導受眾“可讀易讀悅讀”餐飲報道?要巧借東風,深度融合。
媒體的快速融合進程,給表現(xiàn)力提供了新的載體。上述報道案例可以看出,無論是影響力、流量還是傳播效果,都必須要深度融合,必須要借助多種平臺,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短視頻時代,許多網友早已習慣將吃飯、跑步、購物、坐車等生活動態(tài)分享到社交平臺,以獲點贊。越來越多的自媒體嘗到了短視頻的紅利,一夜爆紅。因此,有人感慨:在短視頻時代,記者越來越難做了。真的是這樣嗎?也對也不對。對于還是只使用傳統(tǒng)報道形式的記者,報道確實越來越難做了。但是對于深度融合,巧借融媒體手段進行報道的記者,一樣可以借著短視頻東風,打造爆款新聞和網紅記者。
而且相對于自媒體,傳統(tǒng)媒體更具權威性??v觀各類爆款短視頻作品,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真正能夠長遠發(fā)展的,依然是有著秉承新聞真實性屬性的傳統(tǒng)媒體再剪輯帶給大家獲取新聞資訊的真實感。
怎樣的短視頻更受歡迎?傳統(tǒng)媒體制作的短視頻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就需要盡可能的對事件進行濃縮,短時間內捕獲受眾的注意力。在深度融合的嘗試中,一定要取長補短,才能讓報道效果達到最佳。
2.深挖亮點轉換報道視角
傳統(tǒng)媒體時代,大多餐廳均以產品為導向,餐廳的經營重心圍繞在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皿的造型、標準化的服務等方面。而宣傳上,定期邀請媒體對菜品進行新品主題或促銷活動的采訪與專業(yè)拍攝。報道經過包裝傳播后,餐廳的味道、環(huán)境、服務、價格等體驗,只能停留在視覺認知上。到店消費的客人是如何反饋,又有怎樣的評價,并不能通過傳統(tǒng)媒體讓大眾評估。發(fā)布的餐飲報道也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并無更大的影響力。
而融媒體時代的餐飲報道,卻不能僅僅局限于此。要轉換視角,挖掘“金礦”。上述報道案例都是跳開了就事論事,從中挖掘新聞亮點,放開手腳進行解讀。其實,仔細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有影響力的餐飲報道,都換了一種報道視角或者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形式。
3.貼近社會熱點以小見大
對于餐飲新聞來說,新聞的重要性不強。如果想做出有影響力的稿子,一定要注意貼近熱點。比如《biang biang面加油!熱干面兄弟來了!》這篇稿件,就是弘揚兄弟省市四海一家、守望相助的正能量稿件,所以受到了三大央媒集體轉發(fā)。
此外,與時政報道太過宏觀不同,餐飲報道太過瑣碎,就尤其考驗記者報道時以小見大的功力。在新媒體語境下,“講故事”才是最受歡迎的,有細節(jié)的報道才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興趣。而且,好的餐飲新聞,理應做到“以小見大”,只有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才能擁有真正的大眾視角。
從小人物的故事切入,關注細節(jié)、以小見大是融媒體語境下餐飲報道提升影響力的重要法寶。
【媒體互聯(lián)】一站式新聞媒體軟文發(fā)稿平臺,專注新聞軟文短視頻發(fā)稿,涵蓋短視頻、抖音、自媒體,微信,小紅書,網媒等渠道資源。